王勃(约650年-约676年),唐代著名诗人,字子安,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他出身于书香门第,自幼聪慧过人,六岁能文,九岁即能赋诗作文,被誉为“神童”。王勃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并称为“初唐四杰”,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王勃才华横溢,其诗歌风格清新俊逸,情感真挚动人。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抱负与理想追求,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代表作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中,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一句广为流传,表达了深厚的朋友情谊和旷达的人生态度。此外,《滕王阁序》更是千古名篇,文中辞藻华丽,意境开阔,展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。
然而,王勃的一生却充满坎坷。少年得志后,因触怒权贵而屡遭贬谪,仕途不顺。公元676年,王勃南下探亲时渡海溺亡,年仅二十余岁。英年早逝令人惋惜,但他的文学成就却永载史册,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。
王勃不仅继承了前代文学传统,还勇于创新,在律诗、绝句等方面均有建树,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才情,更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变化,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。王勃短暂而辉煌的一生,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。